本刊于日前采访了郑磊教授,就其个人经历、所涉研究领域,及对VIEW期刊的发展愿景等进行了访谈。
郑磊教授个人简介
郑磊,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主任,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任职: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执委、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分会(CSEV) 副主委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等。
主要从事肿瘤液体活检新技术研究与转化,迄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液体活检新技术领域以通讯作者在Adv Sci, Angew Chem Int Ed, Mater Horiz, Nano Lett, Small,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Mol Cancer, Biosens Bioelectr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9篇,其中IF大于10的9篇,I 区论文 16 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副主编教材或专著10部。
VIEW : 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
郑磊教授:我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液体活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液体活检是指通过血液与体液等液态标本检测相关循环标志物从而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实验诊断手段,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液体活检领域,有三类新型循环标志物凭借其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第一类为循环核酸,包括循环DNA、循环RNA等;第二类为循环稀有细胞,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内皮细胞、循环胎儿细胞等;第三类为循环细胞外囊泡,其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我们团队主要集中关注这类新型循环标志物检测新技术开发,充分发挥液体活检无创、实时的诊断优势,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最小的创伤,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为疾病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VIEW : 如果您没有走科研这条路,您现在会干什么?如果重新选择,您还会继续做学术研究吗?
郑磊教授:因为我本身是临床医学背景的,如果没有投入到科研领域,我可能会是一个临床医生。如果重新选择,基于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以及解决临床应用难题的出发点,我还是会选择做学术研究的。
VIEW : 您的事业进展过程中,有没有哪些人是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呢?
郑磊教授:在我的整个学术生涯过程中,我的老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书记、院长,王前教授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的。王老师一直是我们南方医科大学检验医学团队的发展的领头羊,他引领我进入检验医学研究的殿堂,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一直影响和鼓励我在人生道路上排除困难,快乐前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老师、领导和朋友对我的学术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以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VIEW : 对于您的著作,哪些是令您最骄傲的,您最喜欢的是您哪部分的研究工作?
郑磊教授:在液体活检新技术领域里面建立通用型关键技术平台是我们课题组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循环稀有细胞研究方面,与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开发出对循环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并可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无损鉴定的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这为后续的单细胞分析研究打下了基础(Adv Sci 2020);利用内质网靶向染色联合线性判别分析建立了孕妇巴氏拭子中脱落胎儿滋养层细胞的无损鉴定新方法,创建一种具备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无创产前诊断技术(Adv Sci 2020)。在外泌体研究方面,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首次实现了通过微液滴技术精准分析单个外泌体膜蛋白含量(Nano Lett 2018)。这些技术的建立有望突破液体活检领域内的技术瓶颈,希望能推动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
VIEW : 您对您的研究领域有何展望?
郑磊教授:液体活检新技术是临床检验医学的研究前沿,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诊疗效能,克服技术难点,推动相关新型循环标志物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我们需要联合多学科,比如化学、材料学、微电子微加工技术、生物信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的力量,根据临床提出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标志物的开发和检测方法学的创新应用,这是未来检验医学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方向,我对我们团队液体活检新技术研究充满信心!
VIEW : 您如何看待体外诊断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郑磊教授:我认为体外诊断是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在我国总体处于一个上升的发展态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社会需求和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方面来说,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人们对体外诊断技术如病原体的快速精准诊断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和建设发展的必要性达成了广泛共识,国家今后会更加重视和鼓励体外诊断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扶持。从技术层面来说,我国体外诊断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虽然近些年我们部分国产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比如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多数体外诊断领域,如电化学发光、分子诊断、质谱技术和高通量测序等高端技术领域,国外品牌依然占据着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主要份额。体外诊断民族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体外诊断产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全产业链的发展成熟和国家社会的支持。
VIEW : 您能谈谈对
盛会来袭,相约CACLP|默克侧向层析技术研讨会火热报名中
战略合作 ▏贝克曼库尔特、安图、亚辉龙、华大智造、海尔施、汇松科技、艾迪康、迪安诊断等
IVD喜讯 ▏中翰盛泰、华大智造、安捷伦、迪瑞、伯杰、瑞莱谱、美康盛德、品峰、申基、杰毅、奥丞、青元开物、瑞生、浦光等
超1.1亿元!又一家癌症早筛公司完成融资
CRP、SAA……检验科“新三大常规”解读!
北上广三地联动开启"HPV男女共防计划",共筑HPV预防新生态
CACLP国际快讯 ▏因美纳、Guardant、Fujirebio、Labcorp、Castle、XGEN、MedMira等
相关企业及单位:11款IVD产品指导原则制修订征集意见
邮件群发 | Copyright © CACLP体外诊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5883号
Powered by 网至普